这是一份厚重的礼物——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徐迅雷向我校捐赠个人藏书7000余册

时间:2019年04月24日    编辑:孙桂荣    来源:     浏览次数:

“好像只有在图书馆才看到过这么多的书,没想到以后我们的教学楼里也有一个随时随地能够阅读的书吧,简直是不可思议呀。”宁波理工学院的师生们发出这样的感叹。

今天上午,学校传媒与设计学院举行了“书香传媒”首届“传媒设计文化节”开幕式。学校图书馆馆长赵继海,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炜,传媒学院院长吴飞,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小红,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鹿鸣出席了开幕式,仪式由胡鹿鸣主持,120余名师生参加。

开幕式上,“传媒书吧”揭牌成立,这间由教师办公室改造而成的书吧面积不大却格外温馨。“我们面向广大师生开放,供大家在空闲之余来这里阅读、交流、举办学术沙龙等,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充满书香味的场所。”我校传媒学院院长吴飞说道。

此前,在传媒学院院长吴飞的牵线搭桥下,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徐迅雷老师将个人珍藏多年的7000余册书籍捐赠给学校,内容涉及传播、历史、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有些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销售,非常珍贵。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小红作为代表接受徐老师的赠书;传媒学院院长吴飞向徐老师颁发传媒学院“特聘专家”证书。

徐迅雷老师是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已出版《只为苍生说人话》、《让思想醒着》、《敬畏与底线》、《知知而行行》、《只是历史已清零》、《温柔和激荡》,以及与徐鼎鼎的合集《认知与情怀》、编选的《现代大学校长文丛·梅贻琦卷》等多部作品。

“爱读书的人相信都和我有一样的苦恼,书买了很多却没有地方可以好好收藏。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捐赠的方式让书籍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更多的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徐迅雷老师表示,当前的高校学生正是处在通过各类书籍充实头脑、开阔视野的好时机,能够把自己曾经阅读过的好书与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他认为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不只是大学生,现在很多人可能都是以阅读电子书为主。这也是个很好的阅读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购书成本和藏书成本。而纸质书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读者真实地感受书香气息,除了形式上更具真实感之外,天然的文化重量也能使读者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

据了解,“书香传媒”首届“传媒设计文化节”中开设了“传媒文化设计大讲堂”,大讲堂将邀请国内外传媒届与设计界的大咖们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场精神盛宴。第一讲是徐迅雷老师的专题讲座《在大地上寻找花朵——徐迅雷谈阅读与写作》,徐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出书、阅读和写作三方面的经历与感悟。讲座最后,徐老师将个人出版的签名作品集赠予现场每一名同学,并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开世界眼光,树中国高度,接足下地气,拥人间情怀,尽华彩内容,写悦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