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教师在宁波市第二届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时间:2022年07月11日 编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次
近日,宁波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宁波市第二届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获奖名单,我校推荐参赛的教师(团队)中,设计学院姜燚威获得一等奖,材料学院钟国伦团队获得三等奖。

图1. 姜燚威参加市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赛现场决赛

图2. 姜燚威(右四)参加一等奖颁奖仪式

图3. 钟国伦团队成员徐金宝(左三)参加三等奖颁奖仪式

图4. 宁波市第二届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获奖名单(本科组)
本次赛事自4月中旬开展,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学校教师参赛,经过教师申报、学院推荐、学校审核,最终推荐5项作品参加比赛。全部参赛教师团队精心备赛,旨在通过参加比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据悉,本次比赛本科组参赛作品共37项,经过网络初评、现场决赛和公示,共评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获奖作品介绍】
获奖作品:《人机工程学》,一等奖

该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设计课,也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学科理论课程,在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主流设计原则的当下,人机工程学知识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挖掘用户痛点需求、生成设计创意、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课程创新点:运用“BOPPPS 模型”重塑课程教学架构,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提升理论授课吸引力;应用“体验学习理论”重构线下互动型“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动力;结合“学习通”数字工具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评价,破解人机理论与人机实践评价二元分离难题。
获奖作品:《高分子材料》,三等奖

该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修课,详细介绍了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等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种类、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等,是学生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知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课程创新点:通过对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探索在课程中引入材料与发展讨论、市场调研、互联网搜索、身边的产品演讲、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做讲座等实践元素,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来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毕业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PE-OBE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