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院士开讲浙大宁波校区启新大讲堂——启新大讲堂第一讲《力之大道两周天》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
时间:2018年10月30日 编辑:孙桂荣 来源:校报记者团
浏览次数:次


10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院士主讲的本科生通识课程《力之大道两周天》正式在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开课。《力之大道两周天》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宁波校区启新大讲堂的第一讲,本次课程主要是面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一本科生的力学导论课。
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能学院、土建学院的师生,浙大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浙大软件学院的研究生代表以及校友代表300余人将报告厅挤得座无虚席,后面的过道上也站满了师生。
杨卫院士的报告分为“缘起——钱学森先生”“工程篇——力之硕果”“科学篇——力之源泉”三个篇章。
杨卫院士是中国力学学会的第十位理事长,他的报告首先从介绍十位理事长切入。在“缘起——钱学森先生”中,从应用力学的兴起开始讲起,从哥廷根学派对现代力学的巨大影响讲到普朗特、冯·卡门和钱学森这“空天三代”,然后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先生的论述,最后用习近平今年5月28日在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力学是关于力、运动及其关系的科学”引出第二部分:第一周天“工程篇——力之硕果”,在这部分里,他依次介绍了高超音速、空天发动机与超燃、超重力、盾构、高铁、天眼和共融机器人。在最后一个篇章--第二周天“科学篇——力之源泉”部分,他依次介绍了多光子纠缠与量子通讯、中微子振荡、暗物质、引力波、拓扑绝缘体与超导、髓系白血病、超硬物质。“宇宙之大,基本粒子之小,力无所不在”,最后杨卫院士以此结束了此次报告。
杨卫院士的报告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全程没有休息,一直精神振奋地向同学们阐述力学知识。精彩的报告后,师生们意犹未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其中有艺术和力学之间有何关系、力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如何协调、太阳是否属于永动机等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杨卫院士耐心风趣地进行了一一解答。
浙大校长助理、宁波校区党工委书记、宁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胡征宇听了杨卫院士的报告后,盛赞道:杨卫院士的报告,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但是信息量大,让人脑洞大开。他勉励大家,在科学与工程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启新大讲堂”是浙大宁波校区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文化名人等作为主讲嘉宾举办专题报告或学术交流活动的平台,是为促进浙大宁波校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文化、思想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