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理工*辅导员风采}春风化雨——访学校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陈辉老师

时间:2018年06月28日    编辑:孙桂荣    来源:校报记者团     浏览次数:

黑色T恤外搭蓝灰色条纹外套,蓝色牛仔裤,棕色皮鞋,在记者面前的便是我们此次的采访对象——来自数据学院的陈辉老师。见到他,我们才改变自己心目中对于辅导员严肃的刻板印象。黑色眼镜下的眼睛略带笑意,让人感觉亲切了起来。

从迷茫到坚定

像大多数高中生一样,高中时代的陈老师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高考或许在他看来也有些遥远。那个时候的他并不是班级里成绩突出的佼佼者,而是表现平平。但高三的到来多少给人的心理带来了些改变,大学就在眼前,似乎一脚就可迈进,但前提是需要通过高考的考验。于是通过高三那一年的努力,陈辉老师最终在暑假收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怀着期待,大一作为新生的陈辉老师踏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大门,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概是家里有人从事教育行业的缘故,潜移默化之下,陈老师的大学专业也没有离开“教育”二字。

“我的大学时代就是一个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陈辉老师望着远处感慨起来。大一到大二,摆脱了所有的束缚,没有压力,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虽然一直在学生会工作,但陈老师仍然觉得这大学生活似乎有些彷徨。但是到了大三这个时间节点,他渐渐熟悉了大学生活,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思考。然而一切空想或许都是徒劳,最后在辅导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职业规划在他的眼前越来越清晰地浮现。最终,考研成为了他的不二之选。一是源于对自我的要求,想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二是对教育学的兴趣,他微笑着说道:“学校的氛围是我所喜欢的,老师以前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考研之后,陈老师的成长似乎有了很大的改变,研究生班级里,自己算得上是负责人。都说研究生时期一个好导师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陈老师的导师亦是如此,带领着他一路前行。在采访中陈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这样一个人,他是全国语文教育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位专家,他就是陈老师的师爷。这位专家在工作时专注忘我,他严谨治学的一点一滴就这样被陈老师目睹并记在了心里。也正是受到这样的影响,在研究生毕业面临就业的岔路口,一边是去高中从教,当一名政治老师;一边是来到大学,做一名辅导员,他选择来到宁理,开启他新的人生。“能与大学生这么一群‘国家的未来’接触并且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陈老师语气坚定而又自豪。

春风化雨,授业解惑

入职第一年,他在管理学院认识到了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并在自律部任职的大一学生。但是相处过程中他也很快发现了那位学生与人相处过程中言语有些尖锐,性格有些刻板。“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不同,主要任务不在课程教学,而在思想引领与行为养成。”陈老师强调。在那位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过程中,陈老师与她不断保持联系,并且进行谈话交流,提出建议。起初的过程总是艰难的,不听话与我行我素的特点与她的性格十分契合,但陈老师也没有放弃,他说:“因为这是一个人才,我们不能让她因为一个缺点失去许多条路。”毕业时,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尖锐的自己了,说话懂得技巧,性格变得温和,蜕变或许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引导下发生的吧。

采访过程中,陈辉老师言语中一直在向我们强调辅导员工作要立足学生思想根本,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着一定的工作客观规律。因此,他坚信,对于每一批新生,同样问题的不断解答需要耐心;要立足本职工作,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发展平台;要与学生多多相处,这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要拥有爱心才能细心地一遍遍规劝,这种规劝是要落到实处的谈话、保证和规划,这样才能将学生引到正确轨道上。谈及至此,似乎这每一字每一句都在他的眼里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除此之外,不管是在学校每一次的教职工运动会上还是文艺活动中,总是会出现陈老师的身影,从大学开始,他便是个热衷于运动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他喜欢关注时事政治,也爱和人天南地北地聊天;而未来的他,也期待着那个能不断思考,形成自己工作特色的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辅导员,他在思考中前行,在毕业的这六年里将自己的爱心带给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