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理工*辅导员风采}热爱至上 真诚为本——访学校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芦美丽老师
时间:2018年06月19日 编辑:孙桂荣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大学校园里,辅导员就如同黑夜里的指明灯,荒漠上的路标牌,航海途中的灯塔,或许你觉得并不需要,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引导着你往前走,走向你心目中的太阳。然而辅导员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辅导员也不是干瘪的纸片人,他们有情感有理想,有成功也有失败,和我们一样,立体多面地存在于大学校园这片土地上。作为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的芦美丽老师就同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
芦美丽老师,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兼辅导员,校优秀辅导员获得者,“博雅课堂”项目负责人。
现在的她在引导着学生们往前走,多年前的学生时代,她也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被自己的导师深深打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的芦老师遇到了一位她至今提及仍觉感佩的导师,她口中的导师是这样的:“他很聪明但还是很勤奋;他很亲切也很真诚。”
努力不停歇
那时候的芦老师经常看着导师办公室的灯凌晨一两点还亮着,了解过后得知他一直在做科研和日常的工作资料整理。“我在想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过多的聪明,我的导师那么聪明却还一直在努力,所以我更加需要像他那样努力才能去弥补我的不足。”芦老师感慨到。
榜样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的。导师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在面临大学毕业到工作的过程中,芦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不存在什么大问题,因为明确目标并且一直在给自己加油,考证、比赛、考核······每一项都尽力做到最好,给未来自己的理想做准备。“辅导员老师需要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科研能力、还有良好的宣讲能力,但是我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芦老师直接告诉了我们自己的不足之处,却也跟我们分享了自己一直在尝试,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再忙她也会两三天就读一读诗读一读文章。“虽然不一定好,但我的自信提升了,也确实有了一点点进步。”温柔的声音与腼腆的微笑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她还是“博雅课堂”的负责人,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付出了,并且一直不断向前辈学习请教。
真诚无止境
学生时代的芦老师常被导师的亲切与真诚所打动,她的导师事务繁忙也会关心并询问他们的课程学分情况,询问他们某门课是否已选,学分够不够。这让芦老师感到意外,她没有想到导师会关心如此细小的问题,像家长一样亲切而真诚。
榜样让“真诚”二字在芦老师心里生根发芽。“学生工作不是简单的辅导员几句话就能解决的,现实的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成长发展各方面都很复杂,每个人都不同。”芦老师告诉我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包括现在可能都会有一些挫败感,特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但是反思之后她发现,“真诚踏实、以情感人”要比单纯说教暗自苦恼有用得多。芦老师反复向我们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同理心去站在他们的角度进入他们的内心。她还告诉我们调整心态很重要,这样与学生的沟通会更加顺畅,要去适应学生的节奏,并在这种节奏下教会他们一些东西。
有同学这样评价芦老师的心理课课堂,“她很少讲大道理,她是以自己的故事服人”。这大概就是真诚的力量吧。“学心理学让我认识了我自己,我想课堂枯燥的大道理没人会听,我的经历可能你们也会遇到,我希望能对你们有用,你们给我这样的课堂反馈我也很开心。”芦老师就是在这种真诚交流中获得自信不断努力着。
热爱才会有用
对于这份工作的态度,芦老师用了那句老话来回答——“干一行爱一行”。“我要尽力把这份工作做到最好。其实节假日时一些同学的祝福,毕业生回校的看望,这些真的让我很感动。”有一天,芦老师收到了一条学生发来的考试通过的消息,她在收到的那一刻,心里说不出的欣慰与感动,“他这是在和我分享,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与信任。”其实不止这一个学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感动。不知道工作之前的她对于辅导员工作有着怎样的期许,但在她叙述这些时眼里的欣慰和一点点湿润与颤抖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她是真的热爱这个工作。
“我常在想,我做这么多事,包括‘博雅课堂’、其它一些课程的研究以及各种事情到底有没有效果,后来有人跟我说了一番话,我忽然间就明白了,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你热爱,只要你能对一些人产生一些影响就是最大的意义。”
她像个孩子一样寻找内心的自己,又像个母亲一样用真诚去关怀他人,但她更是学生前行路上的导师,温柔中坚守原则,严苛下散发温暖的芦美丽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