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时间:2016年04月28日 编辑: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次
4月26日下午,学校在NC202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我校咨询委员会主任张浚生作题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一些思考”专题报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费英勤主持。
张浚生书记的报告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对文化自信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源远流长,通常是说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各家学说在传承中都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文明和文化的区别,他引经据典认为文明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产物;文化现象则是经过口口相传,由学问家归纳总结得以发展传承的。博大精深,他指出就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而言,我国传统文明的内容,已经涵盖了当时我们的祖先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大量思考的结晶,以及人在征服自然以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思考,他认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哺育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使得中华民族的文明连绵不绝,历久不衰。因为它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它对于全人类都是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更具有重大意义。在谈及文化自信时,他说,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要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也要树立文化自信。他认为,首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优势文化,我们要在国际上将优势文化转化为文化优势;其次,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有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和前瞻的远见。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科学传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博采众长,尊重多元”三个方面。学习历史文化一定要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并结合现实情况遵循实行。同时,文化作为思想和行动的产物,既有历史属性,也有地域属性,因此一定具有多元性、多样性,为此必须博采众长、互相尊重、互相吸纳。让优秀文化传统真正成为全民观念和行动,我们就会有强大的软实力,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