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2020年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之心理专题培训

时间:2020年11月30日    编辑:林丹虹    来源:学工部     浏览次数: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11月27日上午9点,学生工作部举办的2020年度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之 “心理专题”培训最后一场讲座在行政楼603召开。学生工作部、团委、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导师及学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培训。

心理咨询中心胡建兵围绕“症状的意义”和“潜意识沟通”两个板块进行了主题为《症状的意义与潜意识沟通》专题讲座。胡建兵从“中美两国对待精神分析的不同态度”,引出精神分析概念;从“抑郁症、分裂样症状、偏执性人格、自恋性人格” 四个病症产生原因及症状,强调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不能浮于表面,更需深入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系统根治;从“潜意识沟通”阐述内外在人际关系的逻辑。胡建兵指出精神分析是潜意识层面的工作,不是意识层面的工作,心理问题是现实因素牵引到潜意识压抑痛苦,建议老师们在引导时要采取“悬浮式关注、中立、节制、自由联想”的方式,通过移情与反移情进行辅导。独到的见解和可复制的操作方式,让全场教师们受益匪浅。

2A2E11

学校高度重视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希望通过“心理专题”培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