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笔下的元宵盛景,令人心驰神往。
穿越千年,甬城大地上,璀璨的花灯映照出一张张幸福脸庞,甜蜜的汤圆包裹着团圆的美好寓意,精彩的闹元宵活动“续航”着浓浓年味,一幅丰富多彩的文旅融合图景徐徐铺展。
非遗“唱主角”
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当一盏盏形态各异的鱼灯次第亮起,当一支支喜庆的民俗巡游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属于象山石浦这座渔港小镇独特的元宵记忆正在苏醒。
“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有举着鱼灯的,有敲锣打鼓的,还有摇旗呐喊的,好不热闹!”正月十四,“新宁波人”卢晓东通过手机视频向远在湖南的家人们分享着石浦“十四夜”的盛景。
“今年,石浦‘十四夜’以‘大明风华·渔光人间’主题,推出了‘旅游直通车’‘海宿石浦港’‘糊粒长桌宴’及渔光集市等一系列活动。”象山旅游集团有关负责人说,活动吸引游客上万人次,带动在地饭店渔家乐、非遗工坊等经济创收,酒店民宿满房。
象山旅游集团供图
“铛……”当铜锣声在宁海县前童镇的街巷响起,一场延续了500多年的民俗盛会——元宵行会准时上演。大旗威风凛凛地在前引路,龙狮欢快舞动开道,23杠古亭、抬阁、秋千紧随其后,上万名村民、游客簇拥着队伍前行。
2014年,前童元宵行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元宵行会传递的精神十分‘接地气’,讲究的是团结和无私奉献,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一代又一代人将元宵行会传承下来。”前童古镇有关负责人说,今年的活动吸引了近10万游客前来游玩。
宁波植物园供图
在宁波各地,别开生面的非遗民俗活动轮番上演。
南塘老街上,传统舞龙、舞狮表演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慈城古县城里,孩童们提彩灯嬉笑穿行;宁波植物园内,非遗变脸、杂技顶缸等表演精彩纷呈……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能够满足心理愉悦的体验式旅游,他们更愿意为当地特色和文化体验付费。”宁波全域旅游研究院执行院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李华敏表示,一座城市想要“出圈”,既要展现“文化厚度”,也要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
“赛博”闹元宵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正月十五,位于三江口东岸的杉杉公园人头攒动,不少市民游客围聚在一起,欣赏流光溢彩的数字灯会,共享团圆美好的欢乐时光。
“运用3D动画技术动态重塑的光影灯笼,或如游龙穿行于楼宇廊桥之间,或似锦鲤跃动于水幕云影之中,多束激光光束在夜空中交织成动态图案,与光影灯笼相映成趣,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光影艺术的元宵盛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植物园供图
继机器人、无人机亮相春晚后,无人机表演、数字灯会等成为游客“元宵观灯”的新选择。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元宵节前一周,“无人机表演”搜索量同比上涨318%,传统节日融入浓郁科技创新,为假日消费增添新动能。
走进象山人民广场,3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变幻成鱼灯、花灯、汤圆等绚丽的图案,闪耀了夜空。与天空齐辉的地面,一群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带来跨越千年的唐宫夜宴舞蹈,身披锦绣的“瑞兽”则为人们奉上新一年的祥瑞与祝福;
余姚文旅供图
在王阳明故居广场,“阳明故里余姚年·幸福巡游闹元宵”活动热闹非凡,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狗“笨笨”更是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它身披余姚剪纸图案,灵活地穿梭于队伍中,与观众击掌互动,其精准的步态控制和AI交互能力引发阵阵惊叹……
余姚文旅供图
今年元宵,将传统非遗与现代互动装置、新型科技相结合,成为潮流新玩法。
在李华敏看来,当下,旅游产品俨然呈现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形态,这将进一步释放了文旅消费新潜力,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元宵佳节之际,宁波特别推出了‘欢喜宁波行大运’打卡盖章活动,在城市的一百个标志性地点放置了不同主题的印章,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行大运、走好运,在集章的过程中,感受宁波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