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从哭闹到专注,这场研学让孤独症孩子打开心扉
时间:2025年04月02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次
“星宝”孤独症孩子走进大学,体验编程、魔方等研学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无人机模型引起了星宝们的兴趣。照片由志愿者提供
今天(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近日,孤独症孩子康复机构“蜗牛漫步中心”携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举办了一次格外暖心的社会场景融合体验活动——“星宝(孤独症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在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和互动中,孩子们收获满满。
当天上午,5名星宝在家长、康复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的陪伴下抵达校园,4名孩子被美丽的校园吸引,在大人的引导下顺利下车。可是星宝“小豆豆”因为正在听音乐被打断,就哭了起来,而且发起了脾气。蜗牛漫步中心负责人周金兰老师立即安抚,引导他体验踩鹅卵石的乐趣,成功转移注意力使其平静下来。
“这样的小插曲对于星宝来说,是很常见的。”周金兰说,“我们事先做了相应准备,跟星宝反复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譬如大学校园里要保持安静、在实验里不要乱碰乱摸,在食堂里要排队。另外也与大学生志愿者作了沟通,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行为干预操作办法。”
大学生志愿者给星宝讲解编程知识。
在研学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首先带领星宝们参观浙大宁理-宝兴智慧信创联合实验室。无人机模型的动态演示成为现场的焦点,孩子们围着展台和大屏目不转睛,对无人机模型充满了好奇。“无人机是如何操控的?无人机能飞多高、飞多远?”星宝小强向大学生志愿者问这问那,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周金兰告诉记者,小强是高功能孤独症(阿斯伯格)孩子,目前在“影子老师”的陪伴下就读于普通学校三年级,痴迷物理知识,懂电路“串并联”,能凭声音辨别空调是否变频还是定频。“有些高功能孤独症孩子长大后能够正常上大学,让小强参加此次大学校园研学活动,有利于帮他拓宽视野,为将来学业确立一个目标。”
下车时还在闹情绪的小强则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平时喜欢看地图,对走过的路线刻很牢。在实验室里,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无人机拍摄图片,这一下子引起了小强的注意力。“这里哪个地方啊?我该怎么走?”小强向爸爸问个不停,恨不得马上去那个地方逛一逛。
星宝们有序排队打饭菜。
接着,大学生把星宝们带到一间教室“听课”。计算机专业214班小同学以一场“魔方秀”点燃全场,金字塔魔方和斜转魔方的解法更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不少孩子跃跃欲试,玩得不亦乐乎。紧接着,计算机224班同学小杨用生动易懂的语言揭开了编程的神秘面纱。“怎么样写程序才能把图中的蝙蝠飞到框外?”星宝小朱对编程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很想提出“十万个为什么”才肯罢休。
大学生志愿者还带着星宝瞻仰校园内的竺可桢雕塑,讲述竺可桢先生的故事,孩子们仰头聆听。最后在大学食堂里就餐时,星宝们有秩序地排队打饭菜。
“星宝们总体表现良好,除了下车时小强哭过以外,其他时候大家都很安静、很投入、兴致很高,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预案没有派上用场。”周金兰高兴地说,“通过这场特殊的公益研学活动中,星宝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社交能力,收获了社会化的融合体验!”
星宝在校园里玩得很开心。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红表示,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师生非常乐意为星宝提供研学的场所,欢迎星宝们前来开展社会化融合实践活动,下一步,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将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星朋友”,为星宝等心智障碍孩子提供更多的服务。
周金兰表示,下一步蜗牛漫步中心将携手其他爱心机构,在更多的社会场所中开设星宝“户外融合学堂”,希望商店、医院、餐馆、公交等单位能够为星宝们提供更多的社会融合场景,为星宝们提高社交能力提供方便。
同时周金兰呼吁,社会各界能够接纳星宝们的“不同”,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更不要歧视他们。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7ece942e4b00c18c44f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