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艺术与数字共舞,宁海力洋古村探新路
时间:2025年04月25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次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宁波市文化特派员在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举办乡村振兴讲座,探讨艺术与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左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负责人徐颢璞,右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宁波市文化特派员黄小华。
今天(4月25日),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文化礼堂内气氛热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徐颢璞、徐秋雨两位青年教师携手宁波市文化特派员黄小华,为力洋村村民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主题讲座。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双剑合璧”,为这座中国传统村落注入新活力。
艺术赋能:从“乱变美”到“美生金”
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要让文化“活”起来!徐颢璞老师以日本“大地艺术祭”为例,讲述了艺术如何唤醒沉睡的乡村。她提到,日本越后妻有地区通过艺术节吸引300万游客,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老厂房变身美术馆,梯田成了艺术舞台。“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融入。艺术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扎根泥土,让村民成为主角。”她强调,力洋村的古建筑群本身就是“天然展馆”,剪纸、童诗等更应被挖掘为“活态IP”。
徐颢璞还分享了浙江本地的成功实践:义乌李祖村从偏远“水牛角”蜕变为文化创客村,安吉废弃厂房改造成乡村记忆馆。“乡村振兴需要找到内生动力,一砖一瓦皆可讲故事。”徐颢璞表示,从“美丽乡村”建设,到构建“和美乡村”,乡村以“和”为美!
徐颢璞老师和村民现场交流。
数字助力:非遗“上云” 老技艺触网新生
当艺术遇见数字技术,乡村振兴有了更多可能。徐秋雨老师现场展示了温州廊桥的3D复刻模型,这座承载百年技艺的古桥通过数字化手段“活”了起来。
“我们不仅用AI生成宣传视频,还开发了交互小程序,游客能‘云搭桥’体验非遗工艺。”她介绍,团队还利用3D打印和亚克力雕刻技术,将乐清细纹剪纸融入文创产品,助力雁荡山旅游“出圈”。
“数字技术让文化传承更年轻、更接地气。”徐秋雨提到,力洋村可借鉴“数字展厅”模式,将村民口述的历史、老建筑的故事制成全景链接,“让每一块青砖都能‘开口说话’”。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徐秋雨老师
专家点评:乡村振兴需“智”“美”共生
宁波市文化特派员黄小华在点评中表示:“从‘美丽乡村’到‘智慧乡村’‘和美乡村’,乡村振兴已进入3.0时代。”他提出,设计的力量在于“让文化被看见”,力洋村的古宅、剪纸、酒厂都是独特符号,值得深入挖掘。
讲座结束后,师生与村民一同探访力洋古建筑群。非遗剪纸馆、门上方防御流寇的枪洞、一幅幅彩绘儿童诗、一口口古井……这些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青瓦白墙间,一位参观者手持手机,用AR技术扫描建筑纹样,生成未来改造方案。“没想到老房子还能这么‘潮’!”一位村民兴奋地说。
应琼慧 摄
如今,力洋村的振兴蓝图已悄然展开。艺术与数字的双重赋能,正让这座百年古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奏响新的发展乐章。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80ba18ae4b0d713edc6cc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