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组织开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暑期访学团,探索新加坡特殊教育模式PBL
时间:2023年08月18日 编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信息学院
浏览次数:次
2023年7月31日至8月12日,学校信息学院组织了为期13天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暑期访学团。本次团组由信息学院李振卿、陈亮、周步三位老师带队,参与该项目的36位同学分别来自信息学院和数据学院,包括了自动化、电信、计算机等多个不同专业,涵盖大一到大三不同年级,这个由各种背景组成的优秀学生团队是学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访学活动。期间,团组成员探索了新加坡独特的教育模式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学习),授课导师为姜力军副教授。


访学期间,姜力军副教授通过给予学生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初步探索,形成每个小组独特的问题框架,围绕三个具体问题“what we know, what we don’t know, what to find out“,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团队协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系列的问题探索中,同学们会逐步形成对课程的了解,也形成对课程的理解,产生问题,有些问题在小组内部讨论中解决,但有些复杂的问题,通过小组分享汇报的形式,形成衍生思考,将想知道和已知道形成关联,激发同学们发现并想要了解的新内容,为下个阶段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大的支持。

在课堂分享中,同学们首先会讲述本组对已有资料以及自行搜集资料的学习成果,以小组讨论总结出来“What we know”,然后讲述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What we don't know”,以及对于这个这块知识或问题的想法作为“What to find out”。于小组而言,通过讲述自己学到的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讲述自己仍然困惑以及想要搞清楚的可以使授课导师为其指点迷津,也可以通过小组间相互讨论激发新的思考。对于其他小组而言,通过听取其他组关于学习到的知识点的分享汇报,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查漏补缺,一次次思维碰撞对大家的思考深度和强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课程知识收获同时,个人表达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计算机226班卢刘烨昕同学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由浅入深地对IOT展开了学习工作,在导师提供的资料以及设置的问题的引导下,我们自主收集资料、进行小组交流、整理出已知与未知的知识点,然后进行第一次presentation,来与教授以及其他小组的同学们交流我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此次访学锻炼了我们的信息检索与整合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种体验是很新鲜的,并且可以锻炼自己包括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种技能。”
此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让同学们有机会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结交新的朋友,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拓展自己学术与人际关系的平台,为大家打开了国际化视野。这段时间,师生逐渐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同学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迎接了新的挑战,全身心地投入了"物联网"的跨学科课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该课程不仅为所有学生提供了物联网的专业知识,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并锻炼了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此外,教师们也因新加坡课堂中所展示的问题导向型学习方法深受启发。2023年的这个夏季,学校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经历,这将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