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法政在行动
时间:2020年04月01日 编辑:翁晨丹 来源:法政学院
浏览次数:次
新元肇启,突发疫情牵动每个人的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法政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党委疫情防控有关文件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坚决落实防控责任,落细各项安排
1、主动战“疫”,压实责任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学院自1月22日起落实人员信息每日上报工作,开展逐一排查;1月29日紧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专班级抗疫专班小组;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线上师生各层面防控工作群,每天及时摸排所有人员情况,落实学院“日报告”制度,做到有情况立即处理、有问题立即反馈、有异常立即上报。

2、全院摸排,多措并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信息就是阵地,摸排就是任务。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全院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自1月23日起,开展疫情排查全覆盖工作,每日进行教师情况摸排和学生健康情况打卡,并填写日报表进行上报。确保湖北、温州、台州黄岩等重点疫区人员实施情况全掌握,全院师生动态不留白。组建“党员重点疫区报告群”、“重点疫区日报群”等,多渠道了解信息、辨认信息,形成全面综合、高效可信的信息排查体系。及时传达省委、市委、学校党委等各项疫情防控任务安排、倡议通知,做到信息透明、渠道畅通。



3、响应号召,齐心协力
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宣传,积极落实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学院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线上学习和承诺,积极响应防控疫情的号召;各班级响应号召,走进学生开展抗击疫情的网络主题班会;学院团委开展“风雨同舟,我们在线抗‘疫’”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彰显法政团员青年的抗疫决心。


二、挑起抗疫教学扁担,不忘教育初心
1、积极建课,不误教学
特殊时期,法政学院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肩挑起牢疫情防控的扁担,一肩扛住全力以赴推进学生新学期线上教学的工作,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月底,学院启动网络教学预案,号召学院教师做好网络授课准备。2月开始,学院各研究所对教师进行平台分类指导和培训,并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要求和具体建议,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网络教学工作。
2月17日,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线上教学工作指导小组;2月23日,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网络直播大会,落实线上教学工作具体部署,部署新学期教学、科研、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等工作。截至目前,除2门课因技术原因和课程性质暂缓开课外,法学、思政、体育类线上课程全部顺利开课。


(上图为陈丹琪老师正在授课,下图为19级法学专业学生听课)
2、网络思政教育,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师集体备课活动,专题研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求教师在思政课程中融入疫情防控案例,通过四个方面结合,努力讲好疫情防控的中国故事。
3、投身科研,奋战研究
疫情期间,学院教师虽居家办公,但仍关注最新科研项目情况。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疫情防控课题申报等项目是教师关注的话题。虽然因为疫情影响,但教师们仍利用学校开辟的VPN平台进行资料收集。学院积极转发相关项目申报、科研处通知等消息,并指导教师利用学校平台进行校外数据库访问工作。

4、做好帮扶,共同成长
学院及时传达学校关于补考安排和线上开课相关通知,及时关心了解学生的情况,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对一结对帮扶。班导师重点关注班级期末挂科的同学,提醒他们在家里认真复习,班委做好挂科同学的联系和帮扶;对疫情期间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及时掌握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及时关心关爱心理困难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共克时艰。

三、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勇担志愿服务
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全国的情况下,法政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一直积极走在防护疫情的前沿,响应国家的号召,全院师生用自己的力量贡献一份热情。学院共有7名师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承担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之中有守卫宁波高速对高速路口车辆人员进行摸排的何贤波老师;有退伍不忘军人精神的邱俊超同学,志愿在家乡高速口逐个摸排进入辖区的车辆及人员;有巾帼不让须眉,坚守在村口测温点的杨家雨同学……“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法政师生用自己的方式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要求,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份贡献。

(左上图为何贤波老师,另三张为法学专业学生)
四、以“艺”战疫温暖人心,传递战疫力量
为向抗击疫情的英雄们致敬,为这特殊的时期画像,法政学子或写诗、或作文、或制作宣传海报、或作书法。虽不能前往前线,但也能在后方为他们加油鼓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