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学院、设计学院联合举办求是学堂第六讲之《丝网版画的研究与创作》讲座
时间:2021年05月13日 编辑:启新学院 来源:启新学院
浏览次数:次
5月10日下午,启新学院联合设计学院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1号楼205报告厅举办了“求是学堂第六讲之《丝网版画的研究与创作》”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张桂林为主讲人,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及各学院感兴趣的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启新学院副院长廖海鹏主持。

张桂林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丝网印刷的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版面柔软印压小、墨层覆盖力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印刷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在对丝网印刷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张桂林向大家介绍了塞缪尔·西蒙,安迪·沃霍尔两位在丝网版画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英国人塞缪尔·西蒙于1905正式用绢布制作丝网版,终于在1907年获得了网版印刷的第一个专利,揭开了现代网印的序幕。安迪·沃霍尔则运用丝网印刷制作出《玛丽莲·梦露》《奶牛》《花》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随后,张教授又详细生动的讲述了我国的丝网版画发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李桦先生的倡导下, 1979—1980年建立了大陆第一个丝网版画的工作室,从此中国的丝网版画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张桂林指出1981—2003年连续八届的全国铜板、石板、丝网版画展(也就是经常提到的“三版展”),对推动中国丝网版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版画的创作步骤也可谓是纷繁复杂,一般的步骤为构思,构图,造型,黑白,色彩,技法,分版,制版,制作工序也相对复杂。
最后,张桂林以图片形式将版画由绘制到成品的过程展示给大家,并展出了不少优秀的版画作品。本次讲座,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丝网版画的历史与发展进程,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步骤,一览优秀版画作品,受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