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美国侨报》报道《一对波兰夫妇的浙江“奇缘”—— “把这里的美告诉全世界”》,讲述一对在宁波任教的波兰夫妇通过一年时间调研浙江乡村,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之美的故事。转载如下:玛格达莱娜(左一)、阿图尔(左二)在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调研。冬日的江南山村,被涂成一幅多彩的油画。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城杨村,玛格达莱娜、阿图尔夫妇又来到这里回访。前不久,这对波兰夫妇将他们的浙江乡村调研...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20周年校庆视频 学校提供)20年,理工校园旧貌换新颜;20年,府溪河畔春风育桃李。今年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从今天(12月26日)零时至24时,学校举行“逐梦·浙大宁理二十年”的24小时不间断云直播,完整记录浙大宁理师生校园生活的一天。该活动是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海内外广大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云”游校园,共谋发展。(12月26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20...
浙大宁理环境设计专业乡村设计团队和丛志强教授团队合影。8个月,让籍籍无名的宁海葛家村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村”,数月之后,东钱湖镇城杨村开启了乡村振兴另一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小裤脚教授”团队以公共空间节点打造、设计融入乡村生活、产业的引进及村民的带动……一系列艺术赋能探索,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案例。如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乡村设计团队”携手“小裤脚教授”团队,探索...
从默默无闻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三无村庄”到变身全国闻名“网红村”的宁海葛家村“变形记”,到有着一山、一寺、一树、一桥、一道、一溪、一庙“七个一”天然优势的东钱湖城杨村的“微改记”,再到千里之外黔西南定汪村的“援梦记”……“小裤脚”教授丛志强团队以艺术设计激发出乡村澎湃动力!乡村面貌一天天改变,而“小裤脚教授”团队艺术赋能乡村的探索,也给了宁波高校更多启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
上周三,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院长苗青,像往常一样连夜从宁波赶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第二天,11月25日,浙江杭州通报两例无症状新冠感染者,其中一例为浙大工作人员。随即,浙大紫金港校区实行封闭管理。当天正在浙大办公的苗青教授滞留在校。他没闲着,连夜统计浙大紫金港校区滞留人数和防疫物资缺口,第二天就火速联系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杭州慈善总会、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共筹集17.8万多只口罩、20余万元现...
11月24日下午,中国报道·聚焦长三角栏目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举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暨《老外看宁波》启动仪式。中国报道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主管的宣传平台,在对外宣传上优势明显,其中国报道·聚焦长三角栏目是为长三角地区量身定制的外宣阵地。十四五规划中,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突出强调“立足宁波”、“拥抱宁波”,力争为宁波全域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争当共同富裕先行市作...
原文链接:http://www.cloud.nbtv.cn/nbtv_html/gbds/ds/NBTV1/230/kd/30593932.shtm
11月17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该校党委书记胡征宇作动员部署,校长杨德仁院士主持。全体校领导,各学院院长、书记,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岗位人员参加会议。胡征宇指出,推进数字化改革,是对学校现行办学治校的思维方式、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育人手段进行一次深刻重塑;是聚焦“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办学目标,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是践行“以师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