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一学生丁兮喻坚持跳舞14年,在舞台上证明自己,舞蹈也成了她连接世界的桥梁。丁兮喻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从5岁踏入舞蹈教室起,舞蹈已陪伴她走过14年时光。今年9月,她站上了学校“启新之夜”新生文艺晚会的舞台,担任舞蹈《不屈的脊梁》的领舞。初见这位19岁的台州姑娘时,她正坐在训练垫上,背脊挺拔,眼眸明亮。聊天时,她语气轻柔,自带一股淡然气质;一旦起舞,整个人便瞬间切换状...
宁波市鄞州区学校国防教育示范课观摩现场。陈君杰摄本报讯陈君杰、周宁报道:“何以为国?又何为国防?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从‘国’字里找答案。‘国’的繁体字写为‘國’,中间的‘口’象征疆域领土,‘戈’是‘柲’的象形,代表武器,二者组合在一起寓意着建设国防、保卫家园……”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退役复学大学生杨开然来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甲南小学,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汉字里的国防”...
10月20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宁波日报社共建的“数字艺术三维模型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启动。基地实景。宋紫宙/摄10月20日下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和宁波日报社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数字艺术三维模型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启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作为数字化改革的前沿阵地与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
记者 张芯蕊周末的宁海县力洋村书盏小院,十多名波兰达芬奇私立小学的孩子与本地学生共聚一堂,诵读童诗。清脆的童声回荡在古村中,“十七都周末学堂”至今已举办了100多期活动。七年前,这座背靠盖苍山、沿桃花溪而居的千年古村还面临“空心化”困境;七年后,力洋凭借童诗接连擦亮三块“国字号”招牌,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展。“耕读传家”的人文底色力洋素有“衣冠之族,文化之邦”美誉。据《叶氏宗谱》记载,南宋丞相叶梦...
宁波市鄞州区学校国防教育示范课观摩现场。陈君杰摄本报讯 陈君杰、周宁报道:“何以为国?又何为国防?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从‘国’字里找答案。‘国’的繁体字写为‘國’,中间的‘口’象征疆域领土,‘戈’是‘柲’的象形,代表武器,二者组合在一起寓意着建设国防、保卫家园……”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退役复学大学生杨开然来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甲南小学,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汉字里的国防”...
74岁滕崇深耕心理咨询20余载守护学子,支教偏远地区,培训中小学教师,传递心灵守护的使命。10月14日,宁波市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专题培训现场,一位精神矍铄的银发老师,时而分享高校心理咨询案例,时而讲述支教故事,台下中小学老师们听得专注,不时提笔记录。她,就是74岁的滕崇。这位有着20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知心奶奶”,正把毕生积累的心理教育智慧,传递给更多守护青少年成长的“播种人”。滕崇在为中小学教师上心理咨询...
在鄞州区首南街道文华社区里,生活着众多的国际友人中,来自巴基斯坦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教师可汗是积极融入社区、投身慈善义工服务的生动缩影。文华社区地处南高教园区,周边有高校学生超8万人,每年有众多学子申请出国留学,三年来,可汗带领不少国际友人,利用业余时间帮学生修改简历、撰写英文推荐信。他的妻子虽回到自己的国家,但经常利用社交媒体帮忙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此外,可汗开设的环球美食课堂和公益英...
接待心理咨询学生上万名,还远赴凉山支教,“知心”奶奶腾崇74岁仍站在讲台上,10月下旬她又将前往凉山支教。原文链接:https://mr.people.cn/davmu/share/mp/video/2025/10/0Kj0nU4Bqa/index.html#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