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理新闻

闪闪发光的你|浙大宁理新生丁兮喻:舞蹈里藏着热爱

时间:2025-10-22

作者:甬派客户端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大一学生丁兮喻坚持跳舞14年,在舞台上证明自己,舞蹈也成了她连接世界的桥梁。

丁兮喻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从5岁踏入舞蹈教室起,舞蹈已陪伴她走过14年时光。今年9月,她站上了学校“启新之夜”新生文艺晚会的舞台,担任舞蹈《不屈的脊梁》的领舞。

初见这位19岁的台州姑娘时,她正坐在训练垫上,背脊挺拔,眼眸明亮。聊天时,她语气轻柔,自带一股淡然气质;一旦起舞,整个人便瞬间切换状态,灵动又活泼。

当被问到对舞蹈的感受时,丁兮喻的答案是“享受”。这份享受之中,藏着她关于热爱与成长的全部故事。

从兴趣萌芽到热爱扎根

是爱与韧劲的传承

丁兮喻与舞蹈的缘分,始于5岁那年父母对她的特长培养。那时的她,觉得跳舞是纯粹的快乐:木质地板上的旋转、镜前的抬手,伴随着音乐的律动,都充满了乐趣。

而真正让她坚定这份热爱的,是舞馆里一位大姐姐的经历。“那位大姐姐家中发生了一些事情,红着眼眶来上课,却比之前跳得更卖力、更投入。”丁兮喻意识到,那位姐姐把悲伤诉诸舞蹈,从中汲取支撑自己的力量。“或许跳舞对大姐姐而言,早已不只是简单的兴趣爱好,而是融入生活、成为生命里经久不息的旋律。”这份对舞蹈的深沉热爱与韧劲,深深触动了她。

丁兮喻也传承着这份爱与韧劲:她每周六的舞蹈课从不缺席,上学期间就挤睡前时间练习,“平时不练,周六两小时就白费了。”她说,自己练舞时因疼痛掉过眼泪,因为进展不佳而焦虑迷茫,但从不曾放弃。

带着热爱,丁兮喻一步步在舞台上证明自己。

她和伙伴们在各地演出、参赛,甚至一度“跳出国门”——2019年,她们凭借舞蹈《熊猫爱功夫》斩获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金奖。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入学仅一个月,她已加入校舞蹈队,参与了多个节目的表演。这些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时刻,是她对“热爱”的最佳诠释。

丁兮喻在学校军训期间参与演出。受访者供图

舞蹈伴她成长

亦是她连接世界的桥梁

十几年的舞蹈时光,让丁兮喻练就了扎实的舞蹈功底,也教会了她感知与共情。蒙古族的音乐给她一种在天地间、在草原上的感觉,有放荡不羁的自由感;藏族的音乐能让人感觉到大山深处的苍茫呼唤。

而当《不屈的脊梁》的旋律响起,这份感知与共情被推向了新的维度。“跳这支舞时,我更像在与历史对话。”丁兮喻说。从那些铿锵的动作里,她读懂了超越个人悲欢的“铁骨铮铮”——那是危难时刻不低头的民族气节。

舞蹈《不屈的脊梁》受访者供图

这份感知力,也成为她理解世界的“软触角”。在团队中,她能敏锐捕捉伙伴的情绪波动,耐心温柔抚慰;也会主动发掘每个人的闪光点,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取经”。“大家都彼此互相帮助,虽然总在练基本功时一起哭,却没人真正离开。”这份并肩的温暖,更让她在相处中不断成长。

渐渐的,舞蹈成了丁兮喻与世界连接的桥梁。在她看来,每一个动作都是与世界的互动。“双方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受世界。”丁兮喻分享道。平时说不出口的话,都能借着肢体动作传递出来,这种无声的表达,反而藏着格外震撼的力量。就连情绪需要疏导时,舞蹈也能派上用场,她笑着分享小窍门:“压腿时疼得想哭就哭,那些说不出口的心事、悄悄积压的委屈跟着眼泪流走,心里就轻快了。”

“跳舞是一件让人很难不爱上的事情”,丁兮喻说起这话时语气十分坚定。舞蹈滋养了她的身心,更塑造了一个懂得坚持、共情与成长的灵魂。未来,她想在提升中国舞水平的同时,尝试芭蕾、爵士等其他舞种。她也希望通过舞蹈接触一些新朋友、开展一些艺术创作,将舞蹈的肢体美感与服装的设计巧思、影像的叙事张力相结合,用更立体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8f76817e4b02e67e781ad5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