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近,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大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叶高翔教授正在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史》,台下听课的,是来自高教园区各个学校的学生。“真意外,原来物理可以这样学的。” 从这个学期开始,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教园南区5所高校的近2000名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在其中一所学校上选修课了。每所学校开设2门校际选修课,每门课程计2个学分,各高校学分互认。跨校选课的实行,让高教园区
宁波日报讯因受非典影响而延期的首届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将于11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落成的田径场举行。 本次运动会将进行37个项目的比赛,其中男子19个项目,女子18个项目。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14所在甬高等院校届时将组团参赛。运动会由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主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承办,市大学生体协协办。
本报讯 (记者 蒋勇 通讯员 蒋一娜 贾晓鹏)宁波高教园区内绿草如茵,来自园区内5所高校的百余名学生背着书包走进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B楼102阶梯教室,选修由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叶高翔教授主讲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 为了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宁波高教园区所属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近日联合推出了校际选课
宁波日报讯(记者卢磊)昨日上午,首届宁波新闻与传播论坛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行。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八卷俊雄教授、四川大学广告研究所所长李思屈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由浙大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系共同主办。论坛的宗旨是为我市传媒人士提供一个学术平台和交流机会,帮助我市媒体与文化机构深入了解国际国内的环境与现状,探讨我国媒体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记者景致通讯员贾小鹏 宁波晚报讯今天,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有了首份企业捐资全面合作协议。 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立的“全球通”奖学金,向该校品学兼优的同学每年发放资金10万元。该公司还将每年提供6万元资金,以员工结对方式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名生活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年提供3000元助学金,直至这些学生毕业。据悉,这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在我市开学三年来获得的首笔学生奖、助学金。
宣军 何伟 金秋时节,我们应邀走访了宁波部分高校,该市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全新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具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走近宁波教育 宁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教之邦”,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宁波又是一个朝阳冉升的“东方大港”,正在改革开放的前哨奋力缔造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在这充满希望和朝气、充满机遇和
□记者程旭辉 宁波晚报讯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独特的正方体造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春龙反光材料公司一个40人的车间一年能创造1.5亿元的产值……欣赏着眼前的片片绿阴、幢幢华厦,听着有关人员的介绍,昨日,由科普节组委会组织参观市高教园区南区、科技园区的130余名市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阿拉宁波的科教园区咋介漂亮、介先进!” 69岁的秦荣恺老先生是在看到本报的科普节相关报道后,自愿报名参加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物系的大一新生正在上最后一节课,虽然早已饥肠辘辘,但学生们依然听得很认真,因为给他们上课的是浙大博士生导师陈德余。 坐落在宁波高教园区内的这所高校是全国第一所全开放型大学,校园没有围墙,目前在校学生6940余名,2004年学生将达到1万名。学院为保证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在学校实行公共基础课程首席主讲教授制,由浙大选派知名教授担任首席主讲教授,主讲教授除
本报讯 今年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的第三个年头,随着3000多名新生的到来,原来只有4000余学生的校园一下子显得异常热闹。开学第一天,学院一下子聘请了35位家长担任学校的学风监督员。 还有一个新气象是:学院迎来了首届20名研究生。这20名硕士研究生由宁波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共同培养,列入国家计划,学制两年半。学生第一年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浙江大学本部学习,后阶段的科研工作和毕业论文
□记者景致 宁波晚报讯郑先生昨天送孩子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上学,没想到成了院长的座上客。他和其他30多位学生家长一起成了学院聘请的学风建设监督员。 昨天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在近3000名新生注册报到的同时,35位学生家长接过了学院院长发放的学风建设监督员大红聘书。学院副书记楼锡锦告诉记者,传统的高等教育,高校高高在上,家长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家长不仅仅是学生
共有 12,73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74 页 当前第 1,23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