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研究方向 面向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基础前沿,结合化学合成、材料改性及加工手段,通过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产学研结合方式,聚焦微/纳纤化纤维素(NFC & MFC)工业化制备、高值化应用和"绿色"、高性能聚乳酸( PLA )材料开发领域,开展基础、关键技术及集成示范研究。 二、团队主要成效 2.1科研项目: 宁波市乡村振兴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基于植物纤维的保鲜材料在奉化水蜜桃
宁波举行研讨会,探讨创新发展东亚文化之都的对策。 研讨会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主办单位提供 今年是宁波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十周年。8月6日下午,“文明互鉴与文旅合作——宁波创新发展东亚文化之都对策”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2015年,宁波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区域影响力及与东亚各国的紧密联系,成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十年来,宁波在文化、旅游等领域与东亚城市的合作不断深化。站在新起点,总结经验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基层法影”团队结束基层法律调研,已与湖州一街道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大学生在基层调研。通讯员供图 8月7日,随着最后一位团队成员提交返乡调研报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基层法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下返乡收集基层法律故事的核心调研正式收官。 今年暑期伊始,该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组建了“基层法影”实践团队。自7月1日起,团队成员陆续前往浙江省内宁波、金华、湖州、绍兴等多个地市
7月3日至13日,“中波青少年海丝文化”暑期研学营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主办,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波兰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波兰弗罗茨瓦夫市的17名学生及4名教师深度参与了汉语学习、文化体验与互动交流,切身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并分享了波兰特色文化,加强了中波文化的互学互鉴,有效增进了两国青少年友谊。 暑期研学营期间,学员们每天上午参加汉语课程,从基础发音到日常
2025年7月25-28日,第三届高校教学工作案例交流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参加。此次案例交流会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背景下召开的,由中国高教学会和全国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主办,旨在促进全国高校合作交流,推广展示先进经验。 我校教务处处长沈昊宇教授受邀出席,并作题为“教·学·督·评·导·管六维联动:人工智能赋能
7月1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浙江省选拔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选拔赛由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执委会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我校推荐13支队伍总计39名学生参加,经过理论考试和软件实操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共有8支队伍分别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大赛聚焦以“数智赋能、智造未来”为主题,围绕工业4.0学习工厂而展开,吸引
一、平台研究方向 “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研 究”(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于 2010 年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授牌,基地组织部门为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依托单位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基地针对海洋环境氯盐、软土
7月26-28日和8月2-4日,2025 年浙江省“环境保护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宁波市“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风险评估”高级研修班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省内10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参加研修班。此次研修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人工智能元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资助的项目,研修包括主题报告、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 我校教务处处长、省
反诈活动现场。 8月5日晚,鄞州区潘火街道优享寓公寓楼下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纳凉反诈夜市”正在火热进行。这场由潘火派出所联合投创工业社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信息学院及辖区新能源车企共同举办的活动,将反诈宣传融入夏夜纳凉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活动现场,三辆新能源轿车一字排开,后备箱变身“反诈宣传站”。“反诈棒冰车”前,实习民警正与市民互动:“如果‘公检法'来电要求转账,应该怎么做
7月31日至8月1日,由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南方测绘集团协办的2025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在内蒙古科技大学成功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学子表现优异,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实现该赛事获奖级别的新突破。 该赛事已列入《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也是我国高校测绘学科领域的最高水平赛事。本届比赛共吸引了全国近400所高校
共有 12,71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72 页 当前第 1,25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