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圈丨宁波这所大学把食堂改成了“生活综合体”,学习干饭两不误 观·有闻丨宁波这所大学把食堂改成了“生活综合体”,学习吃饭两不误
本报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卢帆)新学期开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师生们欣喜地发现,学校食堂焕然一新,从单一就餐空间变身为多元育人新地标。 原来,在刚刚过去的暑期,该校掀起了一场以食堂为核心的“空间重构”行动。开物园、弘毅园两大主体食堂及宁理坊特色餐饮区经历升级改造,成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高校生活综合体”。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积极探索环境育人新范式,着力将日常就餐空间转化为“思政课堂”,实现
9月1日至3日,“2025年第四期智审未来——DeepSeek赋能内部审计实战研修班”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宁波行政、事业、国企、金融、民企五个行业分会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区(县、市)的近200名内审精英骨干齐聚一堂。宁波市内部审计协会秘书长刘丽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春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为研修班拉开序幕。 刘丽峰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希望借此研修班推动内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要求,全面统筹推进学校2025年专业认证工作,助力专业质量持续提升,9月8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张荣祥主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务处负责人和工科学院院领导、2025年拟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学院教务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信息学院副院长沈非凡结合学院前期认证经验,围绕申请书撰写、附件材料
一、团队研究方向 稳定同位素技术团队依托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由省千人计划专家领衔,整合有机合成、分离工程、医药化工多学科力量,构建“原料分离→标记方法→制备工艺→产业应用”全链条研发体系,突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实现我国稳定同位素技术自主可控。团队研究方向包括: 稳定同位素原料分离纯化技术:聚焦稳定同位素原料国产化自主供应,针对氘自然丰度低(150 ppm)的难点,通过新型分离介质及循环富集工艺
近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决赛在上海建桥学院成功举办。本届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组织承办。我校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参赛团队首次在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方向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在装备与产线运维方向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 本届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310所高校,2278支代表队,6610名选手参赛。经过5个月的激烈
9月5日下午,鄞州区委党校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在区委党校举行党建联建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党建工作协同推进迈入新阶段。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洁瑜,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伍醒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仪式上,吴洁瑜对马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区委党校基本概况、办学特色及党建品牌建设情况。伍醒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学科建设成果及科研平台优势。 本次签约聚焦“党建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
为科学擘画学院“十五五” 事业发展蓝图,精准锚定未来发展方向与核心路径,近日,机能学院带队赴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专题调研。 3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深圳技术大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的机器人实验室、“啤酒”实验室和工业4.0实验室。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张文伟
2025年8月5日至10日,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大连举行。由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裴磊、张健老师指导的蒋秉轩、林青健、方一明、肖锴楠小组在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赛项中获全国一等奖。 本竞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全国决赛三级赛制。学校机能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自去年8月开始启动校内报名与选拔工作,全校共有20个小组(80余人)参加
9月12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迎55名首届自主招录研究生,23人为“熟面孔”,学校已有明确培养规划。 9月12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迎来首届自主培养研究生新生。 新生在签名墙上签名 通讯员供图 来自全国12个省份的55名学子走进校园,在签名板上留下了对自己未来学业的憧憬和对学校发展的美好祝愿。 “对比了好几所学校,最后还是定了这里。”来自福建的吴同学笑着说。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语系的她,直到
共有 12,71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72 页 当前第 1,2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