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德州仪器(TI)-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联合课程设计项目顺利启动。结合第一届课程设计的经验与专业发展需求,本次课程设计引入了复杂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数据上云的相关课程设计要求,是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的持续改进。本次课程设计实施过程,邀请了TI大学计划负责人王沁老师作为项目指导,德州仪器工程师将持续和学生保持互动,实时解答学生问题,最后将参与课程设计的评定,对于优秀的小组将给
5月7日上午,信息学院邀请宁波正好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EO李貌,人力资源部余琴到访学院共同研讨人才引进工作事宜。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毅、副院长陶吉利、副院长裘君,信电系主任蔡卫明、党政办主任杜明珠和人事秘书周步一同参会。 研讨会上,郑毅对李总和余老师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引进基本情况和发展期望。随后,郑毅、陶吉利、裘君和蔡卫明就现状提出了目前学院的需求和任务指标。双方从人才的专业方向
2022年4月29日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开展专题学习,学校数改办副主任赵苏、校办副主任刘群娣受邀分别就数字化改革和保密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系(中心主任)、全体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数字化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赵苏详细介绍了学校数字化改革的背景、存在难点以及改革破局点,并围绕什么是数据治理,如何通过标准治理、认责管理,数据清洗和集成打通
为了推进我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序开展,信息学院于3月25日下午在石麟902-1会议室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验交流会,邀请浙江大学郑太英副教授就专业认证申报、迎评等方面做主题交流,会议由副院长陶吉利主持,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教师参会。 郑太英副教授首先逐条解读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的反馈意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就自评报告撰写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深刻解读
为助力2022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就业、考研复试和调剂指导服务,有针对性推动帮扶就业,提高学生复试自信心,信息学院联合多方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多方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工作。 全员推进,凝聚共识 开学以来,为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凝聚共识,学院在毕业生就业专题推进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教师大会和系所会议中,将疫情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升学工作摆在重要议题位置。学院班子成员、系所负责人
为进一步强化学院科创育人体系建设,谋划学院学科竞赛平台发展。2021年6月11日,信息学院“e信管理沙龙”第六期—挑战杯和“互联网+”竞赛解析的交流研讨活动在石鳞大楼902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学院党委书记应中元主持,特邀启新学院副院长廖海鹏和学校团委副书记夏文来主讲,信息学院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及二级机构相关负责人、学科竞赛骨干指导教师等参与了本次活动。 廖海鹏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大学生
为推动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更好地服务高校招生,10月27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敏、副院长张刚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从四川来我校,组织召开2020年宁波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 学校党委书记胡征宇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代表学校对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领导和各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胡征宇介绍了学校的前身与发展历程,他指出,学校继承和弘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
近日,宁波市公布了2020年度市级创新团队和个人项目入选者名单。我校共有3位老师入选,其中刘宏治团队入选市级创新团队,张志远、蔡路昀入选市级创新个人,这是我校首次在市级团队和个人领域均有所斩获,入选人数创历年来最高。 刘宏治教授领衔的“生物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是由生物质材料、包装工程、食品工程三个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组成,团队围绕宁波“246”产业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旨在突破纤维素纳米纤维
5月19日,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发文,批准我校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我校博士后实践基地由浙江大学、宁波市人社局和学校于2005年合作成立,通过浙江大学各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宁波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青年人才,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推动宁波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博士后队伍也是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来源。自浙江省出台《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
新年伊始,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国内百强、省内一流”的发展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月6日,毛才盛副院长牵头举办了高层次人才新春茶话会,人事处处长王高合、人事处副处长俞峰、人事处副处长陈洁云以及10余位我校高层次人才悉数出席了茶话会。 会议由人事处处长王高合主持。首先,毛才盛副院长介绍了当前我校的发展形势,希望与会专家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我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言献策。此后,在茶话会轻松的氛围
共有 12,6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67 页 当前第 5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