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浙江宁波:“五友工作法”构建全龄友好幸福方程式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编辑:宣传部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次数:次
浙江宁波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欢乐海岸社区以“潮领友社”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构建“五友工作法”,通过建强“朋友联建”,做优“老友服务、青友发展、小友共育”,实现“好友治理”,从“陌邻家园”向“全龄友好”转变。近年来,获评省级党群服务中心、省级四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全省第二批共同富裕“一老一小”服务场景等40余项荣誉。
深化“朋友联建”,织密党群连心网
纵向构建“社区党委—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机制,细分为11个网格和36个微网格,实现党建与治理双融合;横向联合城管、学校、企业等60家共建单位,集全域合力联动,构建多元协同的“红色生态圈”。例如,携手浙大宁波理工推进“一社一校”党建联建项目,共建运动健康型社区;联合中国移动强化“一社一企”,建设“智慧社区”服务场景,推行商家联盟积分兑换机制;联合区文联推行“一社一部门”,通过大咖入驻实现“家门口的美育”,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管理转向立体化协同。
做优“老友服务”,提升老龄关爱圈
创设老年学堂学习场景,开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先后推出声乐、朗诵、国画、编织、太极拳等10余门课程,年服务老年人3840人次,2024年获评省级学习型社区。激活“空间置换”动能,引入中医义诊、心理咨询、宠物义诊、口腔义诊、公益红娘、爱心义剪等解忧服务,每周服务80余人次;组建“临时亲友”陪诊团等多支志愿队伍,吸纳180余名微网格员、党员居民开展服务,帮扶病弱老人。通过“最美阳台”等活动推动制定《邻里公约》,形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互助生态。
激活“青友发展”,打造双创赋能站
建强“友社”青年家庭发展综合体,设置共享自习室、共享直播间、个案工作室,提供留学规划、创业辅导、技能培训、资源对接等12项服务,孵化留学咨询、非遗牛肉、心理学讲师团、社区悦读会等青年创业项目6个。成立青年“友声”宣讲团等8支文化团队,培育社区篮球队等体育社群,年均举办文创市集、体育比赛等活动60余场。优化“合伙人生态圈”,以多元服务筑基、专业集成破局,提供舞蹈、声乐、瑜伽等20余门青年课程,年均服务青年1500人次,助力青年实现从“社区客”到“主人翁”的身份转变。
创新“小友共育”,建设成长生态圈
成立钟公庙街道首个社区强社公司,构建“空间运营—服务增值—反哺民生”闭环机制,已创造21.6万元营收,利润的20%汇入社区公益基金,反哺于社区民生项目。引入市青少年宫开设科创、美育等课程,联合蒙润园等专业机构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开发“小友‘瓣’事”儿童参与社区微治理项目,培育46名“小管家”参与微治理,打造家门口的“小友成长营”。引入“大咖工作室”机制,整合书法名家陆爱国、美育专家邵伟飞等资源开设特色课程,年服务儿童超1200人次,获评宁波市第三批示范儿童之家、第二批儿童友好社区。
完善“好友治理”,构建协同共治体
建立“欢乐会客厅”三级议事机制,把陌邻变为好友。联动红色居业物多方群策群力,通过问卷收集民生诉求561条,其中居民关注度最高的10件民生小事通过党员认领逐步落实。在“解忧杂货铺”设置意见箱,随时反映群众烦心事,如商圈噪音扰民曾让居民头疼,通过议事协商,推动内部道路降噪改造;组建“红色商圈治理联盟”,推行商户星级评定与资源反哺挂钩机制,引导商家提供免费托管场地等社区服务,推动形成“需求大家提、事务集体议、成果共同享”的治理新范式。
通过“五友工作法”的深入实践,欢乐海岸社区实现治理主体从行政主导到多元共治、服务供给从基础保障到精准适配、社区关系从空间聚居到情感交融的三大跃升,形成“全龄参与、全时响应、全域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原文链接:http://www.rmlt.com.cn/2025/0515/730015.shtml#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