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宁波市高校服务产业发展大会暨科技成果发布会隆重召开,大会以“精准对接、赋能产业”为主题,汇聚在甬高校与重点企业代表,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会上进行了项目签约、路演等环节,我校王一刚副教授领衔的“大尺寸结构件全自动智能焊接” 项目成功入选大会路演环节,成为现场焦点。
作为学校校级创新团队负责人,王一刚与团队深耕智能焊接领域20余年,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其研发的智能焊接跟踪控制系统,依托激光视觉融合与高精度算法,可实现焊缝的精准识别、轨迹动态跟踪与焊接过程实时监控,即便在弧光、烟尘等复杂工况下仍能保持±0.1mm的检测与控制精度。团队所研发的智能焊接跟踪控制系统迄今有1200多套在全球12个国家的生产线上使用,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汽车配件、空调制冷、电线电缆、建筑钢构、桥梁钢构等领域。
“我们的课题都源于一线需求。” 王一刚在路演中介绍,团队长期深入工业生产现场,针对大尺寸结构件焊接的热变形补偿、复杂焊缝识别、熔池分析与实时工艺控制等行业痛点开展攻关。其研发的薄壁通风弯头焊缝识别与全自动氩弧焊接系统,成功解决了传统焊接中依赖人工、精度不足等难题,相关成果曾入选宁波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
此次亮相的智能焊接项目,正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对接宁波 “361” 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的生动实践。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金辉在大会致辞中强调,需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壁垒,推动高校精准赋能产业发展。王一刚团队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与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正成为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其成果将进一步助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校企共同攻克科研难题,共建科研平台,不断以市场需求引导创新方向,精准赋能宁波市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