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理新闻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科技赋能生产 共筑绿色通途

时间:2025-07-27

作者:人民日报客户端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浏览次数:

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芯绿筑源”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奔赴浙江宁波,探寻童一村与滕头村,一个以生态守护筑基,一个以智慧农业赋能。

童一村:严守生态本底,激活绿色动能

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童一村,宛如一片“宁静不喧”的绿色净土。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该村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严格环境准入,三公里范围内禁设排污企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农田种植避开高污染作物……一系列系统性举措,牢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

生态保护并非“只护不产”。依托国家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童一村每年获得约150万元林地补贴,在“不能砍、不能挖”的约束下,成功实现了生态价值的“绿色变现”。尽管大规模农业科技应用尚未铺开,但村庄已引入无人机巡林、水质监测等数字化手段,为生态管护插上科技之翼。童一村的实践清晰表明:生态保护并非停滞,而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蓄积深厚势能。

滕头村:科技赋能生产,智慧点绿成金

如果说童一村重在守护底色,那么滕头村则是在绿色的画布上挥洒科技的浓墨重彩。实践团成员在滕头村田间地地头调研发现,其“绿色基因”早已融入发展血脉——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村便成立了环保委员会,所有建设项目必经生态评估。

在农业生产领域,滕头村构建了完善的农业物联网系统。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等关键指标,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智慧灌溉、无人机植保、农业驾驶舱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为关键的是,滕头村坚持土地集体统一管理,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经营,使智慧农业真正成为驱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

实践启示:守护与进取,共筑绿色通途

童一村以生态为本,让绿色成为永续发展的坚实底气;滕头村以科技为杠杆,将生态优势高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两个村庄路径不通话,却殊途同归。

据介绍,展望未来,唯有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推动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协同共进,才能让更多像童一村、滕头村这样的典范涌现,共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那抹最亮丽的风采。(通讯员:徐粉粉)

原文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9788025#oc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