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厦街道新街社区党委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联合开展“解码红色宁波·智绘青春答卷”暨“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邀请青年大学生走进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访谈对话基层党员,共同探寻红色基因传承路径,筑牢青年的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

在社区党员志愿者介绍下,同学们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旧物件,读取红色记忆,也通过手中的画笔留下对纪念馆的初印象:“红色历史从来不是远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而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过往。”清晰的陈列布置、泛黄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场景重现,“零距离”的现场学习,让党史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更是可触可感的精神传承。

现场学习后,同学们与社区老党员围绕红色传承、社区治理、青年责任等话题开展访谈对话。新街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蔡爱玉为大家分享了长期以来在家门口的红色点位开展学习教育的经历:“红色场馆不是冷冰冰的展览空间,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精神课堂。”她希望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同学们也纷纷抛出“您觉得我们年轻人该如何传承红色精神?”“社区在红色教育方面还有哪些创新尝试?”等问题,对话中,既有对过往的求索,也有现实的思考,更有未来的憧憬。
本次活动中,青年学生不仅是听众,更是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通过采访、拍摄、笔记等方式,将对话内容、现场感受详细记录,并计划带回学校,通过主题团日、微视频展播、征文展览等形式进行持续传播。“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红色声音,传递给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的徐同学表示,“解码红色宁波,不仅是了解历史,更是要思考我们这一代人如何接过青年传承的接力棒。”

“年轻人能带来新视角、新方法,社区也在尝试突破传统红色教育‘单向传输’的模式,通过校地联动、对话互动、青年传播,让红色基因更贴近时代、更富有活力。”新街社区党委书记蔡宗祥表示,社区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载体,让“藏于市井”的红色记忆,成为一种可感可触、可听可讲的现实实践。
原文链接:https://hsapp.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8ba3768e4b0ff262963f09d#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