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书展资料图 主办方提供
书展风貌,折射一方阅读氛围与风尚。
10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届浙江书展在宁波落下帷幕。我们从人头攒动、好书云集、活动丰富的会场内外,窥见一个书卷气、文化味更浓,全民参与度更高也更青春活跃的“书香浙江”。
书卷气,浓起来
书展,当引领崇尚好书的价值观。
走进场馆,最大、最中心的区域依旧是留给全国300多家出版社带来的4万余种20万册精品——夺得2024年度“中国好书”的《北京1949》,立体而忠实地还原波澜壮阔的开国往事;《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是对20多年前的《增订注释全唐诗》系统全面的增订,弥补不足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反抗的忧郁》的作者、匈牙利作家拉斯洛,是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幽默轻松,得过中国动漫金龙奖……
不同时空维度、不同受众,却同样经受住市场检验的书籍在此“集合”,以飨读者。正如前来参加“茅奖作家创作分享会”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所言:“逛书展就像是‘过大年’,那么多好书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文明是何等的了不起。”
本届书展,全省各地还设立了100余个分会场,联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超1000场次。其中,重要活动之一——第二届浙版集团杰出作者大会如期而至。在一众作者、出版人的见证下,第二届“文澜奖”授予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和网络文学作家烽火戏诸侯(陈政华),以感谢并致敬他们的精品创作。同时,以作者优先、内容为王为准则,浙版集团还举行了作者签约仪式、“名家写浙江(第二批)”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
“作家能耐得住寂寞创作,离不开出版人营造的良好环境”“作家和出版人就像混凝土和钢筋,两者共同铸就出版事业的大厦”,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好书诞生在浙江。
托举作者写好书的力量,不只来自出版社。
近年来,浙江省作家协会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营养,以正确的价值观创作文学精品。烽火戏诸侯《剑来》的创作灵感,便来自早前浙江省作家协会、龙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浙江网络作家龙泉行体验营活动”。当看到铁匠铺子火星四溅的铸剑场景时,他文思泉涌,构思好小说的开场。而今,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题材的小说已实现超400万册发行量,有效推广非遗。
崇尚精品,尊重作者,引导创作,这是浙江对书的态度。
文化味,旺起来
书展上,我们看到了书,也看到了一种与书相伴的新的文化生活。
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为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打造的咖啡品牌“朴市”也来到书展现场。有人当场点一杯特调咖啡,和朋友在旁边的休闲椅上坐下,聊一聊刚买的书,炫一炫刚得到的作者签名或合影,惬意又时尚。
“书店不仅仅是售卖图书的地方,更是人们获取知识、享受文化、进行社交的场所。阅读与咖啡的融合,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化消费体验,使书店更具活力。”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文化服务事业部负责人董仁泉告诉我们,“朴市”已入驻宁波的30多家新华书店,成为宁波“年度消费者信赖品牌”。
一边是文化空间的重塑,一边是传统文化的“重生”。
书展现场,《四库全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部分重点出版成果亮相。作为学术“大部头”,它们价格昂贵,阅读门槛也高。如何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惠及更多人?浙江人不断尝试——
宁波出版社带来了依托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大、编纂最系统的乡邦文献总集《四明文库》打造的一系列小书灯、香薰精油等国风文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更是借由AI技术,让画里的古人“活”起来。现场,许多读者,尤其是小朋友争相体验“中国古画里的传统节日——MR数字美育”项目。带上MR(混合现实)眼镜,体验者便走进宋画《乞巧图》和元画《攀楼璹蚕织图》,在织女指导下养蚕缫丝、飞梭织锦。“古画与今时的交互,能让传统文化之美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触达人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跨媒体艺术工作室策划总监楼晓介绍,项目将会以电子出版物形式面世,目前已完成七夕、中秋版本。
书展呈现的多样文化业态、多种文创产品提示我们:书早已走出书桌或书房。由书延伸的各种文化体验让大家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层次更丰富,感受更强烈。
年轻人,玩起来
在这里,年轻人也展现出他们对阅读的热爱与奇思妙想。
“原来书展还可以这样玩!”书展期间,大学生李环环开启了别样的逛展体验。她刚刚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展位前“翻转互动区”猜出了“一句话猜专业”的谜底,又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纸艺展台前驻足拍照。现场,她还遇到有关清末宁波商帮先驱叶澄衷的快闪表演,演员们身着特色服装,以现代戏剧的形式重现经典,引来阵阵掌声。
“没想到经典文学可以这么‘燃’!不只是买书,更像是在探索一个又一个故事场景。”李环环深有感触。
这是今年浙江书展首次推出的“有何Book青年书市”,联动11所在甬高校和大学园区图书馆,通过强互动、深沉浸、趣社交的模式,为读者带来全新的年轻态阅读体验。
作为书展的老朋友,“萤火虫换书大会”同样人气高涨。这是换书大会在浙江书展上的第四次亮相,也是其走过的第十一个年头,粉丝群体从最初的千余人,迅速扩大至2万余人。
现场,读者们带着旧书前来,以书会友,交换故事。“我用一本《葛朗台》换到了一本《朝花夕拾》,书页上‘前主人’的留言,让社交感拉满。”在29岁的市民李瑞看来,“换”来的是一种缘分,是一份邂逅和共鸣。他很期待在换书现场,认识几位志同道合的书友。
“每年换书大会,我们都会融入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元素,比如,可以现场参与DIY书本,还有插画师现场设计等,以此吸引并影响年轻人,让他们感受到开卷有益也有趣。”活动主办方介绍。
我们欣喜,书展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年轻人的欢声笑语。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在数字化时代,阅读依然是青春的美好追求,永远充满活力与希望。
“芬芳十载 书香浙江”。走过十年的浙江书展,是一次总结,也掀开了展望浙江全民阅读建设未来新章。我们期待更多好书与爱书人相遇相知、相互成就,在之江大地扬起浓郁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