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用温暖的双手将希望捞起,湿透的衣衫挡不住你炽热的心,你是最温暖的光。”11月10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新闻专业大二学生孙昌收到了一面锦旗。
锦旗上“生死瞬间显仁心 陌路施援彰大义”十四个字,定格了一个月前那个雨夜的暖心救援。
谁也没想到,这位00后小伙救起两名落水者的举动,竟被他悄悄藏了一个月,直到一堂专业课上的采访才意外“曝光”。
10月19日深夜,宁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孙昌和朋友途经新江桥时,突然,女子一不小心坠入河中,同行男子见状立即跳水施救,却因不会游泳陷入险境。
“有人溺水了!”孙昌来不及多想,一边冲向落水点,一边大声呼救。
就在孙昌急着在岸边寻找施救工具时,又有四五个路人闻声赶来,众人一同在岸边找到几根竹竿。此时落水男子已挣扎着趴在岸边礁石上,女子却被冲至四五米外,正不断下沉。
危急时刻,孙昌迅速将竹竿伸向落水女子,和路人合力将她拉上了岸。
“虽然那名男子已在岸边,但礁石和地面有落差,我们没处落脚,拉他上来足足花了10多分钟。”孙昌说。
救援后,孙昌浑身湿透,胳膊磨破,直到凌晨两三点才返回宿舍。他对救人一事闭口不提,认为“只是和大家一起帮忙,不算大事”。
直到前不久的一堂新闻采访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人物采访作业,同学们一致推选身边“有故事”的孙昌作为采访对象,在大家的追问下,他才轻描淡写地讲述起那个雨夜的经历。
“找了你们好久,终于联系上了!”落水当事人王女士通过多方打听,辗转联系到孙昌的朋友,她不仅发来文章开头那饱含感激的微信留言,还专门定制了锦旗送到学校致谢。
收到锦旗时,孙昌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只想赶紧救人,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真的不值一提。”
据了解,2001年出生的孙昌,从小随父母从安徽来到宁波鄞州,2020年光荣入伍,2022年考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大专专业,今年成功专升本进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部队的经历教会我遇事要冷静、有担当。”孙昌说,当时没想太多,“救人是本能反应。”
本报记者 邹宸
鄞州区融媒体中心 蔡亚辉 通讯员 卢帆 刘笑成
原文链接:http://qjwb.thehour.cn/html/2025-11/12/content_4438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