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法学院举办甬新讲堂第四讲:郭建斌教授解读“‘下田’‘提问’‘写论文’——民族志传播研究方法谈”

时间:2022年05月13日    编辑:学工办    来源:传媒与法学院     浏览次数:

5月12日晚,传媒与法学院线上举行了甬新讲堂第四讲。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斌应学院邀请给我院师生作《“下田”“提问”“写论文”——民族志传播研究方法谈》的学术讲座。学院“卓越班”学术导师、“卓越班”学员及其他感兴趣的师生纷纷加入到本次讲座中学习。

郭建斌教授从自己二十余年从事民族志传播研究的经历出发,介绍个人实地调研的经历,具体分析了“独乡电视”和“大三角”地区“流动电影”两个案例,并做详细的比较,围绕田野调查、主要是写论文阶段如何提出研究问题以及如何在经验材料与理论之间“搭桥”进行讲述。郭建斌教授指出,许多人对“多点民族志”依然存在误解,对它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文献方面,而是要明辨问题的新旧、虚实,思考传媒的作用与影响,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社区中的积极作用。最后,郭教授从自己的博士论文着手,给师生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实用性方法,强调要打好提纲、提炼问题、分析文献、明确方向,找到论文的操作性概念。

郭建斌教授的讲座使师生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相信学院同学们都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之路上敢闯敢拼,潜心钻研,细致思考,成为文化传播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引领者!

简介:郭建斌,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第一篇使用较为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志方法完成的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专著《独乡电郭建斌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200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专著《在场: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于2019年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先后承担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出版著述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