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法学院举办甬新讲堂第五讲:苏振华教授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化解释”
时间:2022年05月16日 编辑:学工办 来源:传媒与法学院
浏览次数:次
5月13日下午,传媒与法学院在线上举行了“甬新讲堂”第五讲。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苏振华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化解释》的学术讲座。学院“卓越班”学术导师、“卓越班”学员及其他感兴趣的校内外师生参加此次讲座,学院何镇飚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苏振华教授从政治经济传播领域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体会,首先指出,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罕见的长时段的大国的社会转型,解释当下中国社会事实及群体性行为等,都需要在这种转型背景下去思考。进而苏振华教授从三个部分对此进行了阐述:一是分享了几个经典的社会转型理论,清晰地为我们解读了托克维尔、埃米尔·涂尔干、亨廷顿、英格尔哈特的理论,并指出政治经济变迁理论与传播、媒体密切相关。二是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特征,提到中国在从“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型,现代化不是线性过程,而是非线性或U型过程。他指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共同点,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判断。三是苏振华教授结合自己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将对中国社会现象解释和中国的转型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社会结构已趋于稳定,结构的解释力减弱,但在转型社会,结构的影响是关键性的。他提出社会科学研究目的是发现新知识,包括被遮蔽的事实、增进对结构的理解、发现新理论这三类。
讲座内容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积极回应,苏振华教授和参会师生互动之后,何镇飚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苏振华教授关于社会转型的主题讲座令师生们受益颇多,希望同学们能学习相关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深究社会转型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中国。
简介:苏振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理论、中国社会变迁、政治传播等。出版著作三部,发表SSC1、权威刊物论文10多篇,《新闻与传播研究》优秀审稿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