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宁波鄞州潘火街道投创工业社区于日开展了“未来工程师创想营”活动。该活动通过沉浸式科技体验活动,为辖区内的企业员工子女及“小候鸟”群体搭建了一个探索科学、实践创新的成长平台。 来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信息学院“芯相连 创未来”志愿服务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全程参与活动工作,他们以温暖陪伴和专业支持为创造营的小朋友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7月14日上午,“芯
2025年7月17日,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小波携宁波航运交易所一行来访我校,参加港航领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交流会。与会嘉宾和部分在校老师就港城数据与智能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牵头)和港航“AI+大数据”融合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宁波航运交易所牵头)建设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来访嘉宾参观了位于石麟大楼的校信息技术中心和数智临港服务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筹
近日,一场跨越山海的中波儿童艺术交流活动在宁波市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举行。在市级文化特派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黄小华的牵线下,十多位来自波兰达芬奇私立小学的小朋友与力洋镇的孩子携手,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扎染技艺,创作并诵读童诗。在千年古村,一场艺术对话与文化互鉴拉开帷幕。 捆扎、浸染、漂洗、晾晒……两国小朋友以布匹为纸、靛蓝为墨,在刘翠萍老师的指导下相互协作,当一块块充满东方韵味的扎染作品
7月5日至14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鸿鹄学社组建文化传承团,继续深入鄞州区东裕社区、郡柳社区等5个基层社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团队紧密围绕“文化传承浸润”与“科创实践赋能”两大核心目标,精心策划并实施了27节特色课程,共计80堂课。通过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教学设计,鸿鹄青年们陪伴社区儿童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且富有收获的假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知识与梦想的种子。 鸿鹄育苗,厚植
7月24日,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第二期培训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拉开帷幕。原计划50人的培训班,最终吸引了来自全省宣传部门、文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近100名学员踊跃参与。这场培训为何广受学员欢迎? 浙江文化数字化培训引发热潮 本次培训,是实验室举办的第二期培训,以“文化遗产价值创造性转化和丝路文化国际化传播”为主题,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资源传承转化的新方法和丝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新路径。由
7月11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鸿鹄学社文化传承团主导的“艺术点亮乡村,智慧科技启新章”主题墙绘实践计划,吸引了数十位鸿鹄青年、当地村民代表及文化领域专家共同参与,为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村的陶麓街区注入了崭新的文化气息。 深度调研:艺术引入振兴乡村的科学实践 鸿鹄学社文化传承团在6月19日至7月7日进行了详实的田野调查。鸿鹄青年们深入村落,走进陶麓街区,系统性地采集了村内古建筑风貌特征、流传已久
为引导青年学子探寻清廉根脉、涵养清廉之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建“中外寻迹,全球视野看清廉”暑期社会实践团。2025年6月至7月,团队先后走访多地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采访外教老师,通过实地调研与跨文化对话,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内涵,探究中外清廉理念的异同,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多元视角。 实践团首站来到宁波市走马塘家风家训馆。馆内陈列的76位进士名录与科举试卷,展现了古代学子
7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活动在社区进行。虽仅有四位小朋友报名参与,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匠韵新苗”实践团依然热情饱满,精心筹备,以“理论+实践”的创新模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小而精、专而深的劳动启蒙课。活动旨在通过劳模精神引领和创意实践体验,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以“劳模精神——劳动创造美好”为主题开启宣讲,用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
共有 12,71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72 页 当前第 1,25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