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敏 张雪晶 《学习时报》(2025年10月22日 第07版) 宁波以“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路径,系统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中国卓越文旅城市”目标,全面展开文旅融合“五新”实践,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强化系统设计,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宁波深刻认识到文旅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文化、旅游
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3月,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共建,是浙江省首个聚焦“全域旅游”的独立法人旅游专业研究机构,宁波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致力于打造“政府智库+学术高地+人才基地”三位一体文旅发展创新平台。 组织框架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九个研究中心: 区域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旅游
宁波市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9月,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中共宁波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起设立,是宁波市最早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市级金融智库,长三角地区高校首批金融研究智库联盟单位,所在应用经济学学科入选2025年宁波市高校学科专业161工程建设项目优势特色学科(A)。 组织框架 研究院下设“四中心一室一基地”: 四中心:航运金融与安全研究中心、科技金融与安全研究中心、数字金融与安全研究中心
10月29日,学校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校长杨德仁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面临的形势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会议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
宁波质量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4月,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与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共建。 核心定位 研究院以推动质量发展研究为核心使命,致力于发挥科研对宁波质量建设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协同政府、高校及社会力量,助力国家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促进质量效益型创新发展。 发展模式 依托学校的跨学科研究优势与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质量管理资源,研究院聚焦“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
秋意渐浓,校韵情长。10月25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第三届校友代表大会暨“星火铸能”校友基金成立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201隆重举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校长章献民、学校招就处和学院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校友代表及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忆青春岁月、共绘发展新篇。 一曲悠扬婉转的《南屏晚钟》拉开了大会序幕。机能学院“无限男声合唱团”的工科男生们以纯净和声跨越学科边界,用青春旋律传递
近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新近完成一期建设的数字建造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了它的“开门第一课”——《传感器与检测监测技术》实验环节《建筑人工智能物联实训台实践》。本次课程特邀行业领军企业广联达科技的资深专家孙瑞志老师授课,标志着学院在智能建造领域的人才培养迈入了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的新阶段。 全新的数字建造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BIM+智慧工地数字孪生沙盘、AI移动机器人、物联网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谋划“十五五”创新发展,10月29日,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艺术与科技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专任教师以及党政办、学工办相关教师赴浙江农林大学调研,深入学习党建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成功经验,促进校际在党建联建、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座谈交流中,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徐达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和文法学院的整体
2025年10月28日,传媒与法学院举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5年宁波论坛,在我校传媒书吧召开。宁波市社科院二级调研员周志娜,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静芳,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务导师代表及法学教师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启新特聘教授、宁波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金彭年教授主持。 论坛上,宁波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宁波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基地秘书长卢剑
10月28日,传媒与法学院教师带领33名学生,赴金华市磐安县开展《行走的乡村》新闻摄影采访校外实践课。本次实践以墨林村为基地,通过摄影拍摄、新闻采访,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村落、非遗文化、青年返乡创业的故事,传播浙江最美乡村振兴的故事。 墨林村,这里的层林尽染,溪水潺潺,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同学们分组深入墨林村进行采访拍摄:有的走访非遗手工艺作坊,记录老匠人坚守传统技艺的细节;有的跟随
| 共有 12,89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90 页 当前第 1,28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