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篇幅推介电子工业出版社撰写的“区块链的真正价值:信用超导驱动新经济形态——读《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一文。该文章介绍的著作《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是由浙江大学教授、我校启新学者讲座教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王春晖教授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该文章认为王春晖教授主编的《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将“超导”与“信用”相连已颇为神奇,这两个词和区块链联系在一起,更是别具一格。该书最大的特点和创新就是把区块链的应用作为社会信用超导体。该书对区块链的四种角色定位的分类阐述,尤其是明确提出“区块链是第三代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并指出与第二代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使得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内置信任这一特征变得极其富有意义。内置信任的分布式价值系统,构成了对传统中心托管信用提供模式一个有力的补充和并存竞争方式。
借助建立一个创造性的对应关系——区块链系统与网络状态自动机图景,该书清楚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信用或价值在连接所有节点(行为主体)的网络上“移动-确认-移动”的直观图景。在这种图景之下,区块链的信任内置/保持机制使得上述“移动-确认-移动”过程中信用和价值可以避免磨损,换言之,就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借助一定的流程规则设计,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种交易成本极低甚至降低为零的局部社会经济系统,这就是“信用超导体”。
该书引导我们预期一种有限的、局部的、特定行业或基于某些较单纯的特定互动行为的“小社会”,有可能成为完全的诚信小社会,也就是信用超导系统。我们将一个小社会的交互行为定义和架构在区块链技术平台上,通过可追溯、不可篡改的交互行为记录保证公平公正,通过智能合约确保交互约定满足条件则严格精确执行,这样的小社会就可以是完美诚信的社会。用博弈论术语说,这个小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作者简介:王春晖,博士、教授、博导,我国知名数字经济战略与法律专家,现任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启新学者讲座教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长期担任中国移动集团重要子公司的总法律顾问。
兼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数字经济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首席法律顾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首席法律顾问,浙江省通信管理局首席法律顾问,江苏省通信管理局首席法律顾问,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中国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50人论坛主席,中国网络与数据安全法治50人论坛主席,联合国国际电联《国际电信规则》中国工组专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中国观察员专家团成员。
王春晖教授主要从事网络与数字技术、战略、经济、法律的交叉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信息通信经济与法律、数据要素与数据合规、个人隐私与保护、AI伦理与法律、ICT标准必要专利、平台反垄断与治理机制,国际网络与数字制度性话语权、国际电信法、国际商务合同谈判与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等,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七项,出版专著(译著)十一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担任2020年度国家重大社科基金专项“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20ZDA062)、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平台的社会影响及治理路径研究”(21&ZD195)子课题负责人。
王春晖教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起草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咨询,多次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ITU《国际电信规则》的审议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数字贸易法律的审议。

图为王春晖教授在瑞士日内瓦出席联合国ITU《国际电信规则》的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