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7日-18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金宗 城法学教学中心召开。为深入报道大会情况,充分展现代表风采,特刊发“代表声音:奋斗正当时”专题。
躬身教学 潜心育人
【喻平 信息学院代表团,信息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

第五届“双代会”是学校确立“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增强信心、鼓舞人心的大会。胡征宇书记的致辞和章献民院长的报告,路径清晰,目标明确,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作为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也深受鼓舞,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落实教学育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将继续躬身教学、潜心科研,为学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建民 传媒学院代表团,高级编辑】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代表,永远不变的目标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本本分分教好书,兢兢业业育好人,扎扎实实做研究。在学校“省内一流,全国百强”奋斗目标的实施进程中,我将致力于把“行走的新闻”的品牌成果做深做实,发出自己的一点光和热。
【聂迎娉 法政学院代表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学校团委副书记、讲师】

认真聆听大会报告,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与取得成绩。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论是在以课程思政探索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还是在丰富“微化”思政教育形态的内涵和特色,争创高质量品牌课程工作中,我读到了青年教师大有可为的无限空间。我们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将思路转化为行动,才能实现教师个体成长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同频共振。
【李雪艳 商学院代表团,讲师】

此次双代会,我们认真听取了学校各项报告,特别是新任领导班子的发展理念和责任担当,让我深受鼓舞,对学校未来发展定位的实现信心倍增。作为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将坚持学校“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为培养更加鲜活的新时代大学生而努力,为学校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目标做出一线教师的积极努力与贡献。
【胡长兴 机能学院代表团,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

学校第五届“双代会”隆重召开,大会报告让我们深受鼓舞,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确立的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而展开。作为一名在理工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育人工作,做好机能学院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主动融入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科研平台建设,为实现学校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硕果挂枝 信心满怀
【蔡亮 外语学院代表团,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此次“双代会”回顾和梳理了学校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围绕高等教育新形势,谋划建设省内一流高校,明确现阶段的攻坚任务,聚焦和夯实人才培养工作。报告中提到“融入五位一体建设,坚持以宁波理工校园为中心,做好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这一定位有利于全校师生画好同心圆,提升获得感。此外,报告中提到了教育国际化提升,推动学校与中东欧“伊拉莫斯”高校联盟的合作。据悉,我校获得该项目奖学金学生人数突破两位数,其中外国语学院学生四人。这既符合宁波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重点,又凸显我校国际化教育特色,有利于我校挖掘学科特点,创建教学科研平台。希望未来继续推动本科教学延伸的硕士项目,搭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博士项目。
【疏礼兵 商学院代表团,副教授】

12年前,我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毕业,选择来到宁波理工学院工作,亲眼见证了学校发展的巨变,真真切切感受到学校很努力,老师很努力,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在人才工程、地方挂职、出国访问等方面,学校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应当加倍努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与全校师生一起努力,集众智汇众力,让“选择理工,选择未来”成为现实。
【于欣 数据学院代表团,数据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章献民院长的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和科学的决策。理工建校18年,现在正面临转型提升的关键阶段,只有通过不断加强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学校“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发展目标。我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
使命在身 同向同行
【胡鹿鸣 传媒学院代表团,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学校第五届“双代会”召开,恰逢学校转设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关键时期,是见证学校十八周岁成人礼的大会,更是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的大会。听取并通读大会的报告,为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感到欢欣鼓舞;对照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更深感每一位“理工人”身上责任之艰巨。希望我们每一名代表能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积极献言献策,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建功立业新时代!
【王欢 外国语代表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

胡征宇书记在开幕词中指出,“五位一体”校区建设与宁波理工发展存在着“深度融合”而又“资源互补”的关系,这让我们豁然开朗,并对理工的未来充满信心。章献民院长的工作报告把“全方位提高本科办学水平”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特别提到要“提升公共基础课程品质”,这又让我们充满使命感。“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作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将紧抓学校转型升级的机遇,密切关注全国大学英语改革新动态,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和建设,相信也会因此而获得学校实实在在的肯定和支持。
【赵涵 生化学院代表团,生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展望“省内一流,国内百强”的发展目标,深深地感受到理工人所肩负的责任。围绕报告中提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生化学院将继续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成长获益为目标,以SRIP等各类科研创新训练为基础,以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以创新参与带动升学率提升为成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俞峰 机关与直属代表团,人事处副处长】

章献民院长的工作报告既鼓舞人心,又对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中提到的三大核心工作,人才都是其中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人事部门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职责,规范制度,优化程序,提高效能,重点做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建设、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人事管理与服务水平等五大块工作,创新思路,实现突破,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吴飞青 信息学院代表团,电工电子研究所副所长】

在听取学校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会工作等报告后我深受鼓舞,信息学院的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心将以学校确立的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以积极向上的主人翁态度,在学校党委领导和行政支持下,紧紧围绕电类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探索和建设好“金课”,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奠定坚实的电类基础,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奉献一份力。
【彭卫 土建学院代表团,教授】

此次学校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完善学业考核制度,我非常赞同。毕业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教学环节,对于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进入毕业环节学习是要以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前提条件的,建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各专业规定2-4门专业核心课程达标要求,使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发挥应有的导向效果和质量保障作用。
凝心聚力 共谱华章
【骆成才 生化学院代表团,副教授】

本届“双代会”是在学校经历了18年的发展,向“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新目标奋进之际召开的一届盛会,起到了鼓舞广大教职工凝心聚力、努力工作以实现宏伟目标的重要作用。会上章献民院长作了“聚心聚力,共担新使命;同向同行,共谱新篇章”的报告,报告对2018年学校取得的各项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了学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对2019年的重点和核心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学校宏伟发展目标所激励。我们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特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万众一心,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把学校建设成一流高校而奋斗。
【黄方平 机能学院代表团,机电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本次“双代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确立了学校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教学科研一线教师,我将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促进学校应用示范试点学校建设和智能装备宁波市特色学院建设,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
【韩缨 法政学院代表团,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持之以恒抓出成效。作为法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清醒认识高等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历史方位, 抓住新文科建设的机遇,主动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德法兼修,对标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法治实务部门的实质性合作,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培育高水平法治专业人才。
【贾小鹏 机关与直属代表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在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建设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学校第五届“双代会”胜利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百强”奋斗目标,为全体教职员工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耿健 土建学院代表团,土建学院分工会主席,教授】

非常欣喜看到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里提到了要竭力为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省内一流,全国百强”是学校未来办学的战略目标,拥有一批高层次的青年教师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建议今后学校建立优秀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孵化机制,出台青年教师团队培养计划,并在人事政策上和后勤保障上体现出人文关怀,使青年教师能潜心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舒振宇 数据学院代表团,数据工程和计算科学研究所所长】

当前是我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大踏步迈向省内一流高校的关键时刻,此时召开全校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既重要,又及时。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章献民院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构建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科研层次水平。我认为报告高屋建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教职工紧密团结在学校领导班子周围、努力奋进、为学校新一轮的内涵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相信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师资队伍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我对学校未来的快速发展充满信心,为身为一个理工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