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理新闻

艺术作品“带泥生长”,点亮乡村

时间:2025-09-18

作者:甬派客户端

来源:甬派客户端

浏览次数:

48310f1fb19b2cd2eba85e6d116e2ed0.jpg学生们齐心协力忙着搭建作品。

“这些建筑真有意思!”鄞州区东钱湖镇陶麓街区里,一位游客驻足在一组名为《晒一晒》的建筑装置前,举起手机连连拍照。

像这样的惊喜瞬间,近日在这个街区内不时上演。

这个建筑装置,设计者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的同学们。他们将课堂搬到古村街巷,以“陶麓X造”为主题,呈现了四组融合在地文化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承载着东钱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年轻一代的创新光芒。

图片3.png《晒一晒》建筑设计作品。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校外进行搭建活动。”作品主创熊婕同学坦言,“真实建造与‘纸上谈设计’有很大差异。当电脑里的模型落实到湖边场地时,我们发现亭子的高度与现场的树木有冲突,不得不因地制宜灵活调整。”

陈灏洋同学也深有感触:“搬运木料时,很多从未考虑到的元素出现了。地基难以挖掘,木料弯曲难以控制。但当一个个问题解决,看着结构最终立起时,才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

课程指导老师吴珊珊与张倩茜带领学生团队深入陶麓,从“人、文、地、景、产”五大维度解读乡村,让建筑设计成为街区中可游、可感、可延续的文化节点。而街区为高校提供真实建造的实践场域,助力建筑设计教学从图纸走向实地。

图片4.png《蠡施镜舫》建筑设计作品。

该校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韩晶晶感慨道:“这次课程实践是高校与古村的一次双向奔赴。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扎根乡村,触摸真实的大地,倾听历史的声音。这种‘把设计做在大地上’的行动,正是我们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宝贵的诠释。”

图片5.png《沉云埠头》建筑设计作品。

东钱湖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此赞誉有加:“我们非常欢迎高校把课堂‘搬’进乡村。学生们带来的不只是作品,更是年轻的视角与创新的力量。这种校企联动,是乡村振兴、推动传统街区焕新的有效路径。”

这场别开生面的展示,以国企搭台、高校共创的模式实施,既为传统文化找到当代载体,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创新能量。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8cbde86e4b0262e87d95f1b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