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带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家进校”磨课工作组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专家组由浙江大学工程师院院长张光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省一流人工智能通识课负责人林菲,宁波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国平组成。学校副校长张荣祥,教务处处长沈昊宇,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院长、“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根浪,学校督导代表,以及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组教师代表等参加交流。

浙江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家进校”磨课工作,包括听课观课、文卷查阅、访谈座谈和专家反馈等环节。专家组通过我校宁理云学堂平台,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就面向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学生设置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的教学内容区分度、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从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提高学生人工智能素质素养、引导学生从会读书向会创造发展、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王国银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高度评价学校相关工作有组织、有行动、有温度、有作为;强调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数智能力提升,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项目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加强人工智能课程群和微专业建设,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链条、全场景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张光新指出,学校要进一步落实人工智能赋能新质人才培养行动方案,结合省厅通专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建设要求,按照基础-进阶-专业的模式打造辨识度高、有理工特色的“1+1+N”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X”和“X+人工智能”落到实处。

张荣祥对专家组来校指导深表感谢,并表示学校将充分接受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夯实“1+1+N”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做实做深师生数智素养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浙江省教育厅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打造具有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特色的数智人才培养体系。
会上,沈昊宇回顾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设历程,重点介绍了“1+1+N”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成效,提出学校“四个未来”的建设思路;陈根浪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思路以及学校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提出“数智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浙江省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家进校”磨课工作组不仅为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提供精准把脉和悉心指导,帮助授课教师打磨教学细节,也为学校人工智能赋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从顶层设计到细化落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效促进了校际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新质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