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二维码 “宁理校友”微信小程序
学校位于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占地1116.1亩,总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高标准教学科研实验室177个。共享浙江大学各类数字资源,藏书169万余册。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下设11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万余人,累计培养5.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坚持以国际化办学为基础,形成聚焦“一带一路”、支撑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格局。2004年起,联合举办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3年起,招收国际本科生。与20个国家(地区)5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技术大学等多所中东欧高校签订“伊拉莫斯”(Erasmus+)师生交流项目,与英国、波兰等国家高校签订本硕直通车、“3+1”双学位、学分互认等学生交流
第七十条 本章程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规范。学校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应依据本章程制定、修订,不得与本章程相抵触。 第七十一条 本章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 审议、学校党委会审定后报宁波市人民政府同意,经浙江省教育厅核准后按规定报教育部备案。 第七十二条 本章程根据需要进行修订。章程修订由校长办公会提议,修订程序与制定程序一致。 第七十三条 本章
第六十条 学校的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辅,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六十一条 学校积极筹措事业发展资金,通过人才培养培训服务、知识和科技服务、教育后勤服务、募集捐赠等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提高经费的筹措能力,积聚办学财力。 第六十二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章制度,自主、高效地管理和使用办学经费
第四十八条 学校教职工由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组成。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 第四十九条 学校依法维护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条 学校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并根据不同类别分别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教育职员制度和劳动合同制。 第五十一条 学校依据国家收入分配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绩效优先、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创造条件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
第三十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设置学院。 第三十一条 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 学校秉承事权相宜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规范有序地赋予学院相应管理权,指导和监督学院相对独立地自主运行。 学校通过预算方案划拨学院日常经费和其他资源,定期评估学院的办学绩效。 第三十二条 学院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学校党委批 准
第八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九条 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同时开展研究生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多种形式中外合作教育。 第十条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第十一条 学校依法享有下列办学自主权
12月1日,学校举办首届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班开班仪式暨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宁波论坛,徐方出席开班仪式。 12月1日,学校举办第三届“宁理看世界”国际文化节。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祝世宁莅临学校,与师生们漫话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 12月8日,学校党委书记徐方一行赴中哲集团走访,同集团杨和荣董事长等进行交流。 12月8日,宁波市阳明文化建设座谈会暨宁波日报
12月2日,我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杨德仁为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鲁东明和杨灿军为副主任。 12月3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学科群首席科学家杨勇聘任仪式顺利举行。 12月7日,知名学者王春晖、程乐受聘为我校“启新学者讲座教授”。 12月12日,信息学院应益波获第十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炳辉获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12月15日
共有 12,61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62 页 当前第 1 页 |